在南山路遇見驚喜
2016-08-29這兩天突然刮起一陣“杭兒風”:去西湖邊的南山路賞美景。南山路的美景照片,刷爆了杭州人的朋友圈:華燈初上,千萬盞纏繞在行道樹上的LED燈同時亮起,如滿天繁星,在夜幕下交織成絢麗多彩的城市景觀。
借G20峰會東風,杭州因地制宜、大膽創新,打造南山路藝術休閑街區提升改造項目。“南山路設計亮點頗多,燈光只是其中一部分。”它的總設計師——美國波士頓國際設計集團總裁朱儁夫,8月27日接受記者專訪,講述這條華美之路背后的故事。

火樹銀花不夜天
白天鮮花盛開,夜晚火樹銀花,這幾天西湖邊的“畫風”變了。
改變要追溯至今年1月,從朱儁夫和他的團隊接受上城區投資控股集團對南山路提升改造的邀約說起。
朱儁夫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后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深造。他的代表作很多,高端大氣的湖濱商圈設計就出自他之手。雖是一個“大咖”,可當他決定接手南山路設計的那一刻,心情仍激動不已。
“G20峰會是國際性盛會,對國家、對杭州都是一次重要考驗。”設計初期,朱儁夫在南山路實地考察多次,道路兩旁的百年法國梧桐樹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南山路特色突出,道路狹長,行道樹高大茂密,在天空中連成一片,可謂得天獨厚。”
朱儁夫的想法,是勾勒出樹的形狀,在所有梧桐樹上串起小LED燈,連點成片。布局有密有疏,樹干每隔2厘米布置一個小燈,樹冠每隔10厘米布置一個。遠看錯落有致,近看星星點點,營造煙花綻放的漸變發散效果。
“亮燈之后效果非常好。”朱儁夫說,高大交錯的梧桐樹枝,天然形成一道道“拱門”,點綴白色小燈管后,空中夜景進一步突出。
設計中,朱儁夫還加上許多中國元素,“掛在樹梢上的小紅燈籠,白天掩映在綠葉中,夜晚在邊上暖黃色小星星襯托下,體現濃濃的中國味。”

人與自然相融合
“杭州歡迎您”“戀上南山路”,不少人在這兩塊LED景觀牌下拍照。設計之初,選用哪幾個字、怎么呈現?設計團隊動了一番腦筋,“這相當于兩塊定位標志牌,告訴中外游客這是什么地方。”
朱儁夫說,做整體設計時,他們考慮的細節極為繁雜。比如,為與周邊環境融合,定下整條南山路的建筑外立面改造,以灰色和灰黃色為主色調。
為提升道路“顏值”,沿街設置軟棚及花箱,建筑二樓外立面放置花架,選用應季鮮花;花箱設計成0.7米高,一路行駛,視野所及滿是鮮花。
有人擔心,大面積燈光鋪設,會不會加重樹木負擔或影響樹木生長?
經征求市民和專家意見,光源選擇極小的LED燈,雖然看上去璀璨如白晝,但燈的亮度調到最低,對樹木基本不會有影響,而且對生長狀況會隨時監測。請來鳥類專家,咨詢亮燈是否會影響野生鳥類生活。幾經調試,才有了現在的視覺效果。

期待全城襄盛會G20峰會到來之際,朱儁夫希望杭州人都能感受到盛會的喜悅。
“對南山路的燈光設計,想體現讓人期待的和諧、歡樂氛圍。”他說,作為一條國際化的迎賓道路,選用“亮燈迎賓”是中西合璧的典范,它的亮化和整體景觀設計,不只能讓老百姓遠觀,還能讓大家“觸碰”到,以實現人與景互動。
從8月11日起,南山路景觀大道全線亮燈;8月24日晚,西湖上空試燃放焰火,亮起燈光秀……北起解放路與湖濱路,南至萬松嶺路,約2200米長的南山路亮燈范圍,美得讓杭城驚艷。

朱儁夫說:“能被老百姓喜歡,我們是有預期的,但沒想到會這么火。”
聽到最近盛行的“南山癱”一詞,朱儁夫樂不可支,他說:“希望每個杭州市民和游客,都能共享環境提升改造成果。”